
寶爸寶媽忙著張羅寶貝出生後的養育準備,待辦事項一籮筐,非得要在出生後立刻幫寶貝投保保險嗎?不能在新生兒篩檢報告後再進行嗎?
以下三個關鍵理由一定要知道!
第一個理由:早買、早篩檢、掌健康先機
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,能先知道寶寶有沒有無法代謝某些物質的先天問題,早發現早治療,以免延誤治療先機,造成寶貝日後身體或智能機能障礙。
過去因為防範帶病投保的諸多限制,有些寶爸寶媽先買保險,再做篩檢,因而延誤治療先機,但這個問題已得到解決,應該配合政府政策與醫院採檢時程(新生兒篩檢21項疾病沒有等待期(108年版)。
新生兒出生後要做基本檢查和新生兒篩檢,最快於出生7日後有異常會被通知,想再買保險非常不容易。所以,保險早買早安心,不必擔心發現篩檢異常後不受保障。真有異常,早點治療,絕大多數都能獲得較好結果。
第二個理由:有些代謝異常疾病並非罕見
在108年9月前應做的11項篩檢項目中,有9項比較罕見,但有2項檢出異常率相當高,一個是甲狀腺異常,一個是蠶豆症。由於這兩項較常被篩檢出,原本想等到篩檢結果出爐後再說的父母,就得好好思考一下這個風險。(108年10月起篩檢項目增加至21項)

第三個理由:先天畸形與染色體異常問題
每年大約會新增2~3千名嬰幼兒領到「心、肺、胃腸、腎臟、神經、骨骼系統等先天性畸形及染色體異常」重大傷病證明,像心臟中膈、肺囊腫、腎、腸、胃、肝膽發育不全、兔唇、軟骨發育不良及染色體異常。105年是2,799名,大約佔新生兒1.3%左右。除了外觀看起來很明顯,或者是功能缺陷嚴重,出生時就被發現,很多在出院後到數周內陸續出現症狀。
基於這三個理由,寶爸寶媽要盡可能早日投保,最好在寶媽生產前就討論好保單規劃內容,一待出生,取得醫院開立出生證明,馬上到戶政事務所登記,有了姓名、身份證字號,出生時一般體檢無異常,就能投保讓保單盡早生效。
各項健康檢查等保險生效後再做
此外,越來越多父母配合醫院、婦產科診所推廣的新生兒方案,為寶寶加做11項篩檢外的自費篩檢,並幫寶寶做各項腦部、心臟、消化器如肝膽的超音波檢查,一旦發現異常,就很可能無法投保。到底是早發現健康問題最重要,還是先買保險最要緊,準父母要先想到一件事:自己的經濟能力能否負擔醫療費用,如果答案是否,那絕對是先買保險最要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