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8年國人每3分17秒就有1人新申領健保重大傷病證明,累積有效領證數已達95.8萬張,加上不需申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,超過百萬。
健保能提供就醫免部份負擔,但自費醫療和長期療養所需都得自掏腰包,怎麼辦才好?
每3分17秒就有1人新申請
健保從開辦以來就推行重大傷病免部份負擔制度,民國90年每45人有1人領有重大傷病證明,到108年已是每25人就有1人領到,密度越來越高。
以108年為例,第一次申領的個案數高達16萬人,等於每3分17秒就有1人。如果加上免申請的5萬人急性腦血管疾病,時鐘撥得更快,不到3分鐘。
85.4%起因癌症、慢性精神病、自體免疫、洗腎
在總共30類的重大傷病項目中,累積最多有效領證數的是癌症,其次是慢性精神病、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、洗腎等,每百位領證病人中,85位因為這四大疾病所造成。
當中,癌症佔了43位,由此可見癌症是主要殺手,但其他重大傷病的威脅也需要正視。
透視健保型重大傷病險的五大特色
健保型重大傷病險是繼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後,第二種接軌健保的新穎設計,綜觀保險內容,舉其犖犖大者有五大特色:
1. 保障最廣泛
22類重大傷病範圍納入的疾病可以千計:
各種癌症 (點擊有詳情)、各種慢性精神病、各類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、接受器官移植及併發症和追蹤、造血功能貧血、洗腎、長期依賴呼吸器、嚴重營養不良、四大急性腦血管疾病的腦中風、肝硬化、燒燙傷、重大創傷、脊髓損傷或病變,而像漸凍人症、多發性硬化症、重症肌無力及已公告(108.1.15)的其他15類223項罕見疾病,通通入列。在這些傷病分類下的疾病主診斷碼、次診斷碼,項目超過千項。
2.涵蓋94%健保發證範圍
重大傷病證明範圍有30類,除外其中8類,屬於遺傳性或先天性的疾病、早產兒併發症與職業病,在健保重大傷病有效發證數中佔比不到6%。
保障的22類在有效發證數中佔比超過94%,而且在108年新申請發證的16萬人中,這22類更佔比高達98%。
3. 保障不打折、還可從新
以投保當時健保署公告的重大傷病範圍為基礎,即使將來醫學更發達,或其他政府衛福政策考量而取消某些疾病適用,保障不受影響。
另如將來健保署新增疾病(如108年新增3項罕見疾病)適用,也可以列入保障。
4. 理賠無疑義
完全依照保戶取得健保重大傷病的證明文件進行理賠,只要健保核准就理賠。
因為特定狀況無法取得重大傷病證明文件,如腦中風、身故、健保署變動重大傷病範圍,仍然可以依約定理賠。
5. 保險金自由運用
健保保障重大傷病相關病症的就醫免部分負擔,但不保障自費項目。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,於住院時可彌補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醫療,但無法保障非住院時的自費支出,而且也不能解決長時間療養需要與收入停頓問題。
健保型重大傷病險一筆給付保險金,保戶自由運用不受限。
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與健保型重大傷病險,緊貼著健保政策,適時填補醫療缺口,與健保構成醫療金三角,值得納入規劃。
特別說明:金管會核定自110年7月1日起保單理賠採二選一新制,詳情參閱「健保型重大傷病險理賠二選一新制究竟好不好?」
保險小秘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