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健保制度下,就醫有三大類要自己掏錢:自行負擔、自付差額和自費,從政府統計中也得知每百元醫療保健支出,每人平均要自付4成。希望規劃完善的醫療保險,得先理解健保支付制度的個人醫療費用缺口、非醫療上的經濟負擔和醫藥科技發展走向。
第一寶 解決健保醫療費用缺口
在健保制度,住院醫療有三筆錢需由個人支出:
- 「自行負擔」─ 就醫時醫療給付費用總額扣除個人應自行負擔費用後的餘額,才是由健保支付。
知道更多 → 什麼是住院「自行負擔」? - 「自付差額」─ 健保給付「特殊材料」訂有支付上限,醫療院所醫師認為有醫療上需要,病人可以選用健保訂有支付上限的特材,並自付差額。
知道更多 → 什麼是健保「自付差額」? - 「自付費用」─ 未以健保身份就醫下自費,健保明訂不給付下自費,健保給付下部份選擇自費項目,健保不給付醫療服務項目及藥物需自費。
知道更多 → 健保就醫五種「自費」狀況!
適當的保險組合 → 實支實付住院醫療保險+定額給付住院及門診手術保險+住院型癌症保險
第二寶 補償非醫療上的經濟負擔
- 「不能工作」─ 住院期間不能工作,出院在家休養,請病假無薪水,社會保險如勞保只提供住院第四日起補償投保薪資的半薪,出院在家休養不補償,就算職業傷病治療,補償住院和門診投保薪資七成薪,在家休養仍不補助。
知道更多→ 請賠住院醫療險時,別忘勞保這筆錢可領 - 「病房看護」 ─ 健保不給付住院期間聘雇專職看護費用,半日制約1,200~1,400元/每日,全日制約2,000~2,500不等,再加上需自購衛材、器具。
知道更多→ 傷病住院看護花費知多少 - 「調養需要」─ 嚴重些的傷病,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往返醫院門診、復健,復原上所需療養、護理、衛生等衛材、輔具、特殊器材,和飲食及保健上調理需要,都是病人無形但非常可觀的支出。
適當的保險組合 → 含住院日額及出院療養給付的日額型住院醫療險、限額給付傷害醫療險、骨折未住院給付保險、嚴重燒燙傷給付保險
第三寶 醫藥發展快、趨昂貴、壽命長
住院時理賠的醫療保險提供基礎就醫保障,當醫藥科技進步減少住院日數、手術與藥物越來越昂貴,就需要一筆給付型醫療保障;壽命延長下面對更多次嚴重傷病威脅,需要多次一筆給付醫療保障。
知道更多 →
適當的保險選配 → 一筆給付癌症險 or 一筆給付重大疾病險 or 一筆給付健保型重大傷病險 or 三次給付重大傷病險
當出了醫院,因為殘廢長期無法謀生,生活需人扶助,除了醫療保險,你更需要掌握殘扶險對你的好處有哪些?
知道更多 → 保殘扶 ,這三件要事你非知不可!
延伸閱讀
需要進一步了解我們的規劃建議,歡迎點擊下方「我要問問題」!